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样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完整),供大家参考。
为深入了解掌握该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进一步推进**县该乡村振兴样板建设,摸清当前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对症下药“。我本人通过外出考察、现场调研、听取汇报等方式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乡地处**省***族自治县东南角**岭腹地,是**县最边远的一个乡,距县城52公里,曾被外界戏称为'小西藏“。全乡土地面积34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共814户3340人。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整体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乡镇。据了解,上世纪末,该乡处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里,那个时候如果谁得了大病,往往是要论体重计价,按每斤3元的价钱请人把病人抬出山去治疗。在脱贫攻坚时期,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62户1131人,占总人口34.8%,是名副其实的深度贫困乡村。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农旅融合、农民主体、机制创新原则,高标准探索打造'***“乡村振兴模式,健康有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取得一定成效。
(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农村发展动力。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走绿色高效致富路。通过'政府+村集体+企业+科研院所+村民“联合发展模式,探索发展***产业,着力打造'***之乡“。实施休闲田园农业精品工程,打造**村'田园里“采摘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富裕;
搭建电商销售与乡村联结平台,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打造'网红“线上销售渠道;
大力发展橡胶、槟榔、黄花梨、沉香、益智等经济林,扶持农家山鸡等养殖产业,形成以'经济林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林下绿色生态产业,打破单一的产业结构。二是积极盘活集体土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采取'政府引导+龙头企业+科院院所+市场运作“的合作模式,把**村24.6亩、**村16.4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入股企业打造特色...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