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二十一文明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班主任工作总结-认识情感行为

2023年度班主任工作总结-认识情感行为

时间:2023-09-12 12:30:4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班主任工作总结-认识情感行为,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班主任工作总结-认识情感行为

班主任工作总结-认识--情感--行为

   一、引言    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小学儿童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责任感是现代人的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抓住了德育的"核心",是较高层面的道德教育。因为:从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
从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需要责任感教育;
从我国教育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国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
从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看,责任感教育与我校素质教育具体目标相一致,与创造教育相互补。   在品德教育工作实践中,我在小学高段试行了"认识--情感--行为"的实践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情 认 识 行 为 感    二、思路。   1、提高认识--培养责任感的目标意识。   道德认识指个人对社会行为规范及行动效果,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观点、观念和相应的判断能力,它既是人们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要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小学生责任感的意识,强化其对责任感的认识。   2、诱发情感--解决责任感的内化问题。

   道德情感是作为品德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儿童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接受它,且自然而然地付诸行动,还存在着一个他们愿不愿意认同并付诸行动的问题。只有认识与积极的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使道德认识得以内化。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其内化在问题,以诱发情感作为媒介,如认识和行为架设一座桥梁。   3、指导行为--形成责任感的关键问题。   道德行为*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它的养成...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版权所有:二十一文明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二十一文明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二十一文明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