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现代学徒制下《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学与改革
作者:黄绍服 来源:《科技视界》 2015 年第 18 期
黄绍服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摘 要】介绍了专业基础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在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内容的 选取、课程实验的安排以及课程考核等多方面的教学与改革,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并对下 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关键词】互换性;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创新
作者简介:黄绍服(1974”),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仪器仪表类及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备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几何量精 度设计与误差检测两个方面,课程特点是代号符号多、术语定义多、标准规定多等,而推理性 与逻辑性较少,理工科的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内容多难记忆,易懂难应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是我们整个课程组共同的课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课程建设小组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1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为了提高课堂授课效果和教学效 率,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下:
1.1 教学方法
(1) '动态公差带图“的多媒体演示可形象地表达了抽象的公...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