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讨发言:坚持以委员工作室为抓手,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区政协),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X区政协深入学*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和省市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以委员工作室这一基层协商平台建设为抓手,坚持'党委重视、政协主动、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微协商、精治理“这一模式,不断探索政协协商与社会治理相融合、与基层协商相衔接的新路径,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高站位谋划,切实把平台建设好。区委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把委员工作室建设作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多次听取区政协党组关于委员工作室建设工作汇报;
区政协主动作为,充分利用基层政协同人民群众联系更直接、更广泛、更密切的独特优势,努力把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委员履职的平台、收集民意的驿站、凝聚共识的阵地、展示风采的窗口。一是搭平台。区政协于20XX年启动委员工作室试点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先后建成5个政协委员工作室,明确X街道中兴社区等3个社区委员工作室重在协商、区人民法院委员工作室重在参与、安成经济开发区委员工作室重在服务的职能定位。目前,已入驻省市政协委员20名、区政协委员73名,为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提供了履职新平台。每个委员工作室都做到'三亮三统一“,即'亮标识“””统一悬挂工作室标识、'亮职责“””统一张贴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亮身份“””统一公示政协委员相关信息。二是建机制。建立完善'1+3+2“工作机制,出台1个实施意见,制定委员工作室工作原则、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等3项配套制度,设计委员工作室活动计划表、活动登记表2张工作表格,并完善委员定期接待、走访群众、专题协商、成果反馈等机制,规范工作环节和程序,确保委员工作室有效运行。三是重引领。注重发挥党员政协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委员工作室建设同'一入四建“工作相结合、同'双联系“制度相结合、同专委会和界别建设相结合,畅通了党的工作的'毛细血管“,激活了资政建言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神经末梢“...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