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2024年政协党组理论学*中心组第一次集体学*会上交流发言(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强调:'坚持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社会作用。“'四大作用“是文史资料的价值所系,能否发挥'四大作用“是衡量一份文史资料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文史资料撰写要锚定'四大作用“,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锚定'存史“作用,在实事求是上下功夫。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说过,研究历史要有史料。政协文史资料作为史料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存史“在其'四大作用“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若不能客观真实地把史料保存下来,遑论发挥其'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因此,文史资料撰写要'坚持正确历史观,实事求是、忠于史实,客观公正、秉笔直书“,紧扣'三亲“性(亲历、亲见、亲闻),亲历亲见亲闻多少就写多少,从某方面某角度客观反映过往的社会面貌、时代印痕、历史进程,做到不杜撰、不溢美、不贬损。文史资料是回忆录,而回忆难免有所偏差,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注重运用文献、档案、官网等渠道,核实史料中的时间、地点、姓名、职务、名称等关键信息;
要积极主动与知情人深入反复交流,最大限度地把符合真相的重要史料反映出来,确保文史资料的'存史“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二是锚定'资政“作用,在有益启发上下功夫。1959年4月29日,时任全国政协**周恩来特邀六十岁以上的全国政协委员举办茶话会,时称'敬老会“。周恩来在茶话会上提出:'希望过了六十岁的委员都能够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留下来,作为对社会的贡献。“这段讲话揭示了'资政“是文史资料的应有之义。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史资料作为人民政协的重要履职形式,理应以其本身蕴含的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施策提供历史参考。文史资料要忠实记录各界代表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不为亲者讳,不为尊者讳,不为贤者讳。有正面经验的要写出...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