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二十一文明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民法精神方面论文【精选推荐】

2023年民法精神方面论文【精选推荐】

时间:2023-10-27 17:3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民法精神方面论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2年民法精神方面论文【精选推荐】

  篇1

  浅析物权法与民法精神

  摘要: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物权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诞生,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权法的颁行是中国民法典的编纂的重要步骤。物权法的起草、通过、实施无不体现着民法的精神内涵。本文将物权法结合民法精神,分析物权法具体内容所体现出的民法精神。

  关键词:物权法 平等 诚实信用 私权 民法精神

  一、民法精神的内涵

  就民法的本质来说,民法精神是其最核心的部分,是以个体为核心,个体以意思自治为原则,独立地创设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具体来说,主体间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既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民法精神的核心。

  二、物权法的实施与其在民法精神方面的体现

  物权法的制定首次广泛参考了专家学者和普通公民的立法建议,全民参与,物权法的制定和实施为新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各种主体的财产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私有财产的保护和肯定与民法的私权精神

  众所周知,民法属于私法,民法也是权利法,民事权利的本质在于民事主体所要实现的利益,确认和保护私人权利是民法的出发点,也是民法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民法的私权精神就是要尊重私权,保护私权,权利至上是民法精神的核心。

  在物权法中,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和肯定,使得权属关系清晰明了,公权不再侵犯私权。诸如:《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最高期限:居住用地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商业用地为40年,综合用地为50年。此次,物权法做出了关于70年后自动续期的规定,不仅保障了私有财产,也让广大老百姓倍感安心。

  《物权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第六十八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企业法人以...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版权所有:二十一文明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二十一文明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二十一文明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