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二十一文明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本科法律方面论文免费参考

2023本科法律方面论文免费参考

时间:2023-10-26 16:18: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本科法律方面论文免费参考,供大家参考。

2022本科法律方面论文免费参考

  篇1

  试析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主体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是农民集体并非一个实存的组织,这导致事实上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缺位。另外,法律虽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代表农民集体行使农村土地所有权,但并未明确以上组织之间以及以上组织和农民集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此极易发生农民集体的利益被以上组织所取代或损害的情形。本文主张应该把农民集体改造为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法人。

  一、实践中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缺位

  1.农民集体无法成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

  从现有立法来看,《物权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乡(镇)集体、村集体、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分别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行使,因此,从理论上讲,前后之间的被代表者和代表者应该不是同一组织,即三级农民集体不是指乡(镇)、村、村内两个以上的集体经济组织,也不是指某级行政组织(如乡镇政府 )或自治组织(如村民委员会〉。之所以法律规定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后又规定了行使所有权的代表,大概是因为立法者也认识到,农民集体不是一个具有人格的法律主体的概念,无法行使其所有权。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相关的经济和民事法律的健全和发展,特别是在进行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过程中,这种没有具体组织形态和法律人格化的农民集体就会遇到诸如不能行使和保护自身权利等情况。

  2.集体经济组织无法代表农民集体行使农村土地所有权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建立起了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并在改革开放前长期实行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地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原属于集体的生产资料通过承包给农户家庭经营,并对政社合一的体制进行改革。目前宪法和法律中所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事实上是指原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建制经过改革、改造、改组形成的三级合作经济组织。

  ...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版权所有:二十一文明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二十一文明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二十一文明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