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二十一文明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试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问题

2023年试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问题

时间:2023-10-19 11:54: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试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问题,供大家参考。

2022年试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问题

  论文摘要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起刑点均涉及数额,但相关司法解释却已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导致司法实践中在数额的认定上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清理解决。  论文关键词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数额认定 刑法  我国刑法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一共有八条,自213条开始至220条结束,基本涵盖了非法生产、销售、复制发行等涉及假冒注册商标产品及其标识、假冒专利、侵犯著作权以及侵犯商业秘密的现有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形态,尚属完备。而在这些犯罪规定中,情节和数额作为定罪起刑点,刑法并无确切规定,而是将此权力实际赋予了司法解释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简称两高)。根据现有两高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三个司法解释(法释[2004]19号、法释[2007]6号和法发[2011]3号),基本上将情节都以金钱数额代替,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其实已成为了数额犯。除了刑法条文规定的销售金额、违法所得数额这两种数额认定标准之外,上述司法解释另规定了非法经营数额、货值金额,以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造成损失数额这四种数额认定标准。  这六种数额认定标准散布在七条(因为八条规定的最后一条为单位犯罪规定,数额认定标准与自然人犯罪相同)犯罪规定之中,难免在认定上有重叠甚至冲突之处。司法解释机关也许在本意上是要尽可能对犯罪数额予以细化,以期构筑更严密的法网,但司法解释却并未将上述数额认定标准全部进行解释,仅仅解释了其中的两种,即销售金额和非法经营数额,更对二者与其他数额标准之间的关系只字未提,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对这些数额进行理解和计算认定就至关重要。  一、司法解释中专门解释的销售金额和非法经营数额认定问题  1.销售金额认定问题。根据法释[2004]19号第9条之规定,销售金额是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按照一般人理解,销售后所得的违法收入其实就是销售商品后所得的现金收入,有帐目、现金可查实或有人证可查实,不难确定;
而应得的违法收入如何确定却有很大的争议,特别是针对明显价格不一样的未销售侵权商品,是根据前面已销售的价格进行计算,还是按照标价进行计算,亦或是按照商品制造成本进行计算  实际办案中,因上述应得的违法收入难以认定计算,面临罪与非罪选择时往往只能不予认定,给办案实际造成了很大困难,也放纵了犯罪。2011年1月,针对这个问题,法发[2011]3号专门在第8条中规定了货值金额,从而在事实上将销售金额限定在已销售的侵权商品价格计算中,而将未销售的侵权商品以货值金额进行计算,取代了应得的违法收入。但此司法解释也并未对货值金额进行了进一步解释,而按照一般人理解,货值金额就是货物的市场价值,完全可以由物价部门进行价格鉴定后计算,这算是在侦查取证上推进...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推荐访问:试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问题 数额 试论 知识产权

版权所有:二十一文明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二十一文明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二十一文明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