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试论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与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供大家参考。
摘要: 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具有相互依赖与相互促进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与少数民族权益的界定应尽量科学化,民族区域自治法应集中规定少数民族各种权益,并综合运用好各种关键要素,以提供保障各少数民族权益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 自治法 权益 保障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宪法明文规定用以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和保障各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具体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对依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和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保障。当今国际国内对少数民族或者少数人权益的保障,已经成为一个受普遍关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民族区域自治与少数民族权益的界定
考察西方语境的自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自己的意思,也指管理自己私人事务的法定资格。若在汉语语境中考察,自治一词最早出自《三国志魏志毛玠传》,当毛玠负责人事权而专挑清廉者举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官场上的奢华之风,因此太祖对此十分满意,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可见在这里的自治也含有自己治理自己的本义。另外,还有学者认为自治一词最早出自《史记孝文本纪》,有司皆曰:民不能自治,故为法以禁之,但意思相近。一般而言,自治方式多种多样,民族自治只是众多表现形式的一种。在通常的论述中将民族自治等同于民族区域自治,其实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单从时间上看,民族区域自治出现还只是近百年的时间,相反就民族自治的思想与实践在我国历史上却早就存在。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实现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国家的集中与统一,各自治机关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政权,其基础是集中在一定的聚居区域。各少数民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