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德州扒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研究
关于德州扒鸡的故事
导读:西关贾家的扒鸡好吃、不腻且不愁销路,得益于:诚信经 营、价格适中,阿訇宰鸡、不用死鸡,配料齐全、定量生产,低调做 人、不欺行霸市的优良传统。周围的扒鸡作坊一并效仿,为今日名震 州城的 '德盛斋“ 扒鸡店奠定了基础;为德州扒鸡声震华夏、 成为 '中 华第一鸡“做出了贡献。
德州西关即现在的桥口街,古时候这里是运河码头,系德州客货 运输的集散地。这里人流如水,货物堆积如山,河里百舸争流,岸上 热闹非凡。所以,小商小贩们也就集聚在这里。
在德州的小商小贩中,当然离不开扒鸡这个行当,仅西关个码头 周围就有七八家扒鸡铺。他们都是自做自销,不知是为了安全还是为 了声誉,这些小商人都有个定量的*惯,何为定量哪,就是所做扒鸡 的数量和配料基本一致, 他们宁愿少做、 少盈利, 也不降低质量标准。
正是这个良好*惯,使德州的扒鸡名震天下,可他们却富不起来。
话说,西关有一家娘俩开的小扒鸡铺,每天就做十几只鸡。娘俩 饿不着、也撑不着。儿子贾福身强力壮、且特别孝顺,他总是累活他 抢着干、好吃的留给娘。为了让娘少干点活,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 尽快处理完外面的事后,赶快回家来忙活。
这样,娘儿俩过的还算舒服。可美中不足的是,贾福还没说上媳 妇。虽然,贾福百般细致的照顾老娘,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越来 越差,最后,还是病的卧床不起了。生意和照顾母亲的两副担子,就 全部落到了贾福一人身上。
可这个孝子情愿生意不做,也不让母亲受一点委屈。这样他家的 生意肯定要受到影响。请先生(郎中)看病、抓药、照顾老娘起居,加 之生意的萧条,把一个三十几岁的汉子,折磨的只剩下骨头架子了。
话说,这一天他卖完了扒鸡后,随即请...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