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情况调研报告【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四川南充等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有益做法
四川省山区丘陵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0%,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占全省水利工程总数的99.6%,控制灌溉面积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52.3%,小型灌区生产的粮食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40%,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对于确保四川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四川省各级高度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尤其2020年以来,他们结合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有益做法,在全国具有学*和借鉴作用。
(一)竞争立项,招标建设,以奖代补的南充模式。近年来,南充市各地积极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有效办法,逐步形成了竞争立项,招标建设,以奖代补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以竞争立项 核心,将竞争机制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让群众全过程参与,谁的积极性高就先支持谁。如:高坪区坚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两不修:群众不同意不支持的不修、群众不参与的不修,并实行了定工程质量标准、定工程补助标准、将政府补助资金直接补助到工程的两定一补措施;顺庆区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在竞争立项中,对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优先支持、用水户协会健全的村优先支持。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一事一议中存在的事难议、议难成、成难办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目前,南充市利用这种组织方式已建成小型农田水利示范村14个。在这些示范村的带动下,自去年以来,全市已投入资金4634万元、工日617.3万个,整治病险水库37座,新修山平塘79口、石河堰67处、渠道42.8公里,渠道防渗76.2公里,新增蓄水能力172.5万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16万亩。由于干的都是群众愿意干的工程,且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群众全过程参与,所有工程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达到了建一处成一处,群众十分满意。
(二)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的遂宁模式。群众点菜,政府买单是遂宁...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