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二十一文明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调查工作报告

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调查工作报告

时间:2023-10-12 17:36: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调查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调查工作报告

一、医药费保障机制的建立过程

大庆市所属四县现有离休干部1096人,其中党政机关292人,事业单位349人,企业单位455人。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是从1999年开始,压滤机滤布各县根据中组部[1998]36号和黑老干字[1998]4号文件精神,为解决企业和未参加医疗保险的离休干部医疗费前清后欠问题,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各县的具体实际建立起来的,大体分三种情况:一是林甸模式,即采取企业(主管部门)和财政按6:4的比例承担。根据企业当时的经济效益,承担基数不同,因此企业所承担的额度不一,最高2,700元,最低的600元。年统筹金42.8万元,财政承担15.6万元,128人均可支配医疗费3,265元;
二是肇源模式,即实行大统筹,不论机关、事业还是企业职工,全员参加医疗保险,单位按职工工资的1.5%上缴,职工个人按工资额2%上缴,财政按个人工资额3%上缴,年筹资额近600万元,离休干部的标准为2,500元滤布;
三是杜蒙、肇州模式,即企业和未参加保险的离休干部统筹金由企业(或主管部门)承担,企业(或主管部门)承担不了由县财政承担,这两县人均为3,500元。

二、医疗保障机制运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从医疗费保障机制运作的四年实践看,基本解决了未参保企业、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问题,总体运行效果良好,起到了'保障、减压、调剂“的作用,即对未参加保险的企业、事业单位离休干部报销医药费起了保障作用;
对特困企业特别是老干部较多的特困企业减轻了压力;
对重大病号调剂了余缺。99年基本保证了实报实销,但从2000年到2002 年看,这个统筹标准就明显满足不了,2000年人均4,000元,2001年人均4,500元,2002年人均突破了5,000元。同时统筹也出现了一些潜在的和不可忽视的问题。从客观因素看:一是离休干部这个群体人数越来越少,统筹费相互调剂能量减少;
二是随着离休干部整体年龄的提高,身体越来越差,大病、重病、突发病增多,医药费总量逐年攀升;
三是诊断费、医...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版权所有:二十一文明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二十一文明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二十一文明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