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中小企业人才紧缺问题调查思考,供大家参考。
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是党的**大着眼于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县委、县政府从全面实施'两创“战略、着力构建'四型**“的大局出发,重中之重抓工业,着力体现了'两个率先“的要求。工业企业作为主战场,推动创新发展,实现二次创业,人才在生产各要素中的地位、作用至关
重要。当前,我县中小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环节受诸多因素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我们专题进行了调研,以供决策参考。
一、中小企业人才紧缺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截止2020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458家,全部为中小型,各类企业人才约14500人,其中经营管理类4900人,专业技术类1800人,技工7800人,当年实现总产值144.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9家,实现产值113亿元,基本形成了以机床、工模具、缝纫机、汽摩配、照明电器、建材、门业、厨具、纺织服装等为主体的特色产业体系。但就总体而言,我县中小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比较突出,受人才、资金、信息、管理等要素制约比较明显。特别是随着我县中小企业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张,人才'两缺“、'三难“的现实矛盾更加突出,直接影响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两缺“:从市场紧缺程度和企业需求量看,一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紧缺。中小企业家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创新能力不足,仅凭感性经验、市场意识和冒险精神,越来越难以适应复杂的企业结构、多变的市场环境。同时,企业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人才每年供需缺口约850人,与外向型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即使取得自营进出口权,主要也是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优势,一旦遭遇国际贸易摩擦、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纠纷等...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