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经》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9月27日,在学校会议室听取了尼尔基一中范永胜老师针对《道德经》的视频讲座,受益匪浅。正如范老师所说,大道,可以说出来,就不是恒常的大道了,许多道理是用心去领会的,也就是同一本经典不同的人理解起来是不一样的,下面我就针对本次视频学*,浅谈两点体会。
一、 '无“与'有“。
第一章中有这样的内容:'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提到了'有“与'无“,按我们正常理解有与无应该是一对反义词,但这里所说的'无“是指的大道,而'有“则是由道而产生的万物。这可以用一句成语来解释'无中生有“,也就是先'无“然后才能'有“,同时也阐明了从无到有的自然规律。'无“还是一种境界,一种虚无的境界,一种无法描绘的广阔,所以有'虚怀若谷“的成语。说到这里范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青年觉得自己很有学问'恃才放旷“。他想拜当时的一位圣贤为师,却不肯放下姿态。圣贤为其倒茶,已经溢出来了还在倒。青年人提醒'已经满了。“圣贤接过话茬:'你都已经满了,我还能教给你什么呢?“生活中,往往越浅薄的人越觉得自己了不起,而越渊博的人越觉得自己需要充实。所以我国
自古就有'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句,还有'欲速则不达“、'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阴“的至理名言。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中使我懂得,放下姿态,心胸开阔才是为人之'道“。
二、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句话13个字道出了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人离不开生活的地球,地球离不开其运转的宇宙,而宇宙是有运行规律的,这种规律是自然的,不是随意改变的。我个人理解所谓'道法自然“,就是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刻意地去改变。尊重客观比主观武断更有说服力。老子的学说主张'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不是不做为,而应该是劝诫统治者顺应天道、民心。这种理论同样适用...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