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一、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一)商品基地初具规模,主导产业逐步壮大。
全县商品基地面积达139万亩,其中优质稻基地56万亩,优质油基地58万亩,优质棉基地10万亩,水产精养基地10万亩,商品蔬菜基地5万亩。全县基本形成了优质稻、优质油、优质棉、无公害蔬菜、江汉鸡、名优鱼、意杨等七大支柱产业。
(二)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带动能力逐步增强。
目前全县发展乡及乡以上农产品加工、经销龙头企业182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集团、**有限公司),县市级龙头企业10家,固定资产3.2亿元,带动基地139万亩,发展订单农业面积120万亩,带动农户6万户,从业人数8万人,全县农产品年加工能力粮食达50万吨、油菜达20万吨、原棉达1万吨。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公司是今年9月被批准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为10980万元,注册资金为6000万元,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年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带动农户4万户;
**公司固定资产460万元,年销售收入720万元,上交税金4万元,利润18万元,带动养殖户512户。
(三)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通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精米、**香米、**龙米、**色拉油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其中**牌、**牌精米已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之一,并已先后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而且**公司已经取得了自由出口权。**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城郊蔬菜基地通过了**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03年,**大米、**香米在深圳、广州等地销售供不应求,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彻底改写了当地湖北大米不好吃的'恶名“。
(四)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基础是千家万户,核心是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相应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近年来,企业与农户在农...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