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二十一文明网>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中学早恋调查报告(范文推荐)

中学早恋调查报告(范文推荐)

时间:2023-10-12 13:00:07 调查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早恋调查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中学早恋调查报告(范文推荐)

早恋,也有叫做青春期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为多。

经过二十年在中国的调查表明,在中学阶段没有发生过感情的人很少。而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单思)。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早恋。

早恋行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也是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然而,一般人认为早恋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尤其对女孩更为明显突出,但一般不会有太严重的影响。早恋常常以失败告终,很少出现早恋能够终身厮守的;亦有人认为早恋是青少年对男女关系的探索和学*,为将来的恋爱与婚姻作准备,不宜过份禁制或压抑。

早恋的定义

关于多早才是早恋,目前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普遍的认识,亦没有令人信服的专业界定。各个国家的情况更是不一样。而在中国,一般认为早于大学时期(约18岁)的恋爱应算作早恋,或在第二性征出现(约12~14岁)之前发生的恋爱才算早恋。

关于怎么样的程度才算早恋,也没有广泛的共识。一般认为,产生对异性的爱慕就算是早恋。但在这种意识下看,青少年由于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造成的对异性的爱慕则被归为早恋,显然不科学。

早恋一词的科学性

一些新兴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学生认为早恋一词并不科学。因为少年在青春期加速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后,逐渐性成熟,生理和心理都有成人化趋势。所以对异性产生好感是青春期的普遍情况,是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必然,不应该用早恋这样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来描述,因此也有人认为早恋应当称为青春期恋爱。

早恋的特点

由早恋的各种情况综合起来看,早恋通常有下列4种特点:

朦胧性

青少年对于早恋发展的结局并不明确,早恋的青少年仅仅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而对未来家庭的组建、处理恋爱和学业之间关系、区别友谊和爱情等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矛盾性

早恋的青少年其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和其喜欢的异性接触,又害...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版权所有:二十一文明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二十一文明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二十一文明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