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二十一文明网>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读梁启超《新史学》感悟

读梁启超《新史学》感悟

时间:2023-09-12 12:28:52 党史学习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梁启超《新史学》感悟,供大家参考。

读梁启超《新史学》感悟

戊戌变法,及其以后的中国近代社会变革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在面对外部世界压力作出的反应而出现的。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中说:'中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但虞内忧,不患外侮,故防弊之意多,而兴利之意少,怀安之念重,而虑危之念轻··使能闭关画界,永绝外敌,终古为独立之国,则墨守斯法,世世仍之,稍加整顿,未尝不足以治天下。而无如其忽与泰西诸国相遇也。“

'国与国比较,而强弱见“。一向唯我独尊的中国,逐渐步入弱者、贫者、劣者的行列,面临着'为天行大圈所淘汰“的威胁。于是,在中国,就渐渐萌生向被视为强者、富者、优者的西方学*的愿望,产生打破封闭循环传统,开始了变法维新。在史学领域,作为政治鼓动家的梁启超,于1902年,在 《 新 民 丛 报 》上发 表长文《 新 史 学 》。他提出'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几近全盘否定旧史学。他认为中国的旧史学维护专制统治,是愚弄人民的工具,是'霸者的奴隶“。继而指出封建史学的'四弊二病“,即'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以上四者,实数千年史家学识之程度也。缘此四蔽,复生二病。“'其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合此六弊,其所贻读者之恶果,厥有三端,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提出历史是国家民族精神的体现,对国民的精神成长理应具有启发功能 。

梁启超指出,中国之旧史有'四弊二病“,他把旧史学与新史学相比,'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
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人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关系“,他认为中国的旧史陈陈相因,不去思考历史事件造成何种影响,不探究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尤其将人物与时代之间的主从关系颠倒过来。不明白人物只能作时代的代表,却反过来把时代作为人物的...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版权所有:二十一文明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二十一文明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二十一文明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