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崭新篇章【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尊敬的各位党员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上一堂意义深远的党课,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交流融合。在漫长的岁月里,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统一的王朝时期,还是在分裂割据的动荡年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未停止。在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国家格局初步形成,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汉朝时期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一条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纽带。各民族的使者、商人、学者沿着丝绸之路往来穿梭,带来了各自的文化、技艺和思想。这其中既有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儒家文化的传播,也有西域各民族独特的音乐、舞蹈、艺术等传入中原。这种交流与融合丰富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却愈发明显。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与汉族在生产生活中相互学*、相互影响。例如,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改革,就是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的尝试。他要求鲜卑族改穿汉服、学*汉语、采用汉姓、与汉族通婚等措施,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这一时期,各民族在风俗*惯、语言文字等方面逐渐趋同,为隋唐时期中华民族的再次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隋唐时期,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格局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唐朝以其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民族。在唐朝的宫廷中,有来自西域的胡姬表演歌舞,有吐蕃的使者前来朝贡。唐朝的文化也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吸收了各民族的元素。例如,唐代的边塞诗中就有许多描写少数民族风情和战争场景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